所有的彩票APP大全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 李鸿章对甲午战争的态度

网友提问:

甲午国殇是一个人的战争?为何甲午战争中只有李鸿章在苦苦支撑?

优质回答:

题主这个问题并不准确,甲午战争并非只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中曾经写到甲午战争时,“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因为梁启超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他的《李鸿章传》流传很广,因此这一说法广为人知。

而在甲午战争期间,确实有一些督抚存在这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对于调兵参战一事多加推诿。

像黄海海战以后,清政府曾经希望抽调南洋水师北上时,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就以兵船无人驾驶为由予以推脱。而日军围攻威海时,山东巡抚李秉衡以防止日军进犯山东其他地区为由,拒绝派兵增援。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奇怪。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因为原有的八旗和绿营已经糜烂不堪,清政府无力和太平军对抗,因此不得不放权给各地督抚,命他们自己组建团练和太平军作战。

这种部队因为并非是朝廷组建,因此“兵为将有”的现象非常严重,往往只听命于地方督抚或者是组建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清政府要调动这些部队并不是那么容易。

而对于督抚们来说,他们既然只是地方上的官员,在战争期间必然要优先考虑本地的利益,而不是全盘角度看问题。在派兵问题上自然会有一些推诿情况。这在此前的中法战争中就有所体现。

实际上在北洋内部,也存在着类似情况。像李鸿章抽调驻守旅顺的宋庆部上前线时,宋庆就以允许扩军为条件才答应出兵。还有李鸿章原本想调驻守威海的北洋所属绥、巩军参战,却遭到统领戴宗骞的拒绝。

因此晚清时期“兵为将有”这个弊病确实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甲午战争清军的正常调动。但是甲午战争也并非只有李鸿章下属的北洋各军投入了战争。

比如说平壤战役的四大军中,盛军和毅军是原本李鸿章属下,左宝贵的奉军、丰升阿的奉天练军盛字营和吉林练军则是东北的部队,不是北洋所属。而在战火烧到辽东和山东时,两地的地方部队也都不同程度的参战了。还有战争后期,清政府还抽调大量湘军北上作战。

至于海上,南洋水师尽管没有北上,不过广东水师的“广甲”、“广乙”、“广丙”三艘巡洋舰还在参加了战斗。考虑到广东水师除了这三艘巡洋舰之外,只有一些小型炮艇,可以说广东水师主力尽出了。

因此可以肯定的说,不管其他督抚们是否真心愿意参战,但是毕竟这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他们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并非只有李鸿章一个人孤军奋战。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有失偏颇。首先战是日本与满清政府战。而非与李鸿章个人。失败的原因亦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其次,谈及巜马关条约》签定亦非是李鸿章个人卖国。根本原因还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无能。与某一个人关系不是很大。

其他网友回答

梁启超在他所著的《李鸿章传》中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人战一国。这显然是梁启超的个人论断。事实上,甲午中日战争之所以爆发,李鸿章确实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但也并非他一人在苦撑。

早在甲午战争之前十年,也即是1885年的时候,李鸿章就与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天津专约》。条约规定中日同时从朝鲜撤军,由第三国教官训练朝鲜军队,若朝鲜发生变乱或重大事件,两国均有向朝鲜派兵的权利,且须互相知照。正是以《中日天津专约》之规定,让日本有了出兵朝鲜的理由,也才导致了甲午中日之战的爆发。

李鸿章当时已经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条约》,中国放弃了越南这个藩属国。在李鸿章看来宗藩体系本来也是应该废除的体系,因此,中国最后的藩属国朝鲜也应该打破这样的关系。然而,朝鲜对中国的依赖太深,体制也完全照搬中国。因此,朝鲜一旦出事,立刻就向中国求助。

1895年,朝鲜爆发义兵起义,朝鲜国王再次求救于大清朝廷。中国也派兵去朝鲜扣押了高宗的生父大院君。但是,根据天津专约,日本也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朝鲜,并且日本浪人还冲进朝鲜皇宫杀害了明成王后。如此一来,朝鲜继续求救大清。

于是,大清北洋舰队以海军押运兵士赴朝鲜,结果遭遇日本海军伏击,北洋舰队在开战数小时后除主力舰外,几乎全军覆没。日军成功登陆朝鲜,并与清军爆发战争。清军统帅叶仕超不敌日军,连夜逃跑,致使战火引向辽东。

甲午战争用慈禧太后的话说就是,烧香引到了鬼。本来想救朝鲜,结果却让大清损失惨重,不仅丢了朝鲜,覆灭了北洋舰队,还割让了台湾澎湖,赔款2亿3千万两白银。尽管李鸿章本人应该对这场战争负主要责任,但烧香引到鬼的毕竟还是清政府。

其他网友回答

小便不要过分拔高李鸿章,正所谓在其位就要谋其事!李鸿章家产4000w及其整个北洋舰队,哪个不是清政府提供军费?哪个又是大风刮来的?李拿着清政府提供的军费,缺生生的把北洋舰队变成了自己私人组装,任人唯亲,中饱私囊!最终导致甲午之败

其他网友回答

甲午战争不是中日之间的战争,而是李鸿章和日本之间的战争。这是出现在西方报纸上的一句评论。这话有其中肯的地方,但也有失偏颇之处。为何?我们在此稍作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和日本人大战的军队是什么军队?海军便是大家熟悉的北洋舰队,由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统领,陆军方面也多是由淮军与日本陆军直接战斗。

而且彼时中日开战之时,朝中以翁同龢为首的所谓清流一致攻击李鸿章,翁同龢当时还管着清王朝的钱库,更是掐住了李鸿章的脖子,使之无钱粮之援。而在地方督抚方面,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刘坤一所部无寸兵北上,南洋舰队亦无参战。从这方面看,好似真如许多人所言,李鸿章是以一人之力跟日本人打仗。

其实这话有失公允,第一点,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朝参与战争的军队都是由湘军和淮军打的,湘军解散后衣钵给了淮军,当时整个清政府其他的地方军队基本战斗力都不强,所以当时清政府之中能当大任的只有淮军和刘坤一手底下的陆军(刘坤一也是湘军出身),刘坤一任江宁将军,其手下陆军须防备南洋(就是两江)驻地,且北上须时久,不敢轻动。所以客观来说,甲午之战(起点在朝鲜),能顶上去的也只有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舰队。

第二点,刘坤一的南洋舰队没有北上,在现在许多人之中一直也在骂老刘,其实老刘心里比你苦,刘坤一比李鸿章更主动要求参战,也多次奏报要求朝廷准许南洋舰队北上支援,但都被朝廷给否了。而刘坤一在除却兵员方面(陆军和海军)未给与李鸿章支持之外,无论是在钱粮还是在舆论方面都给予李鸿章极大的支持,所以刘坤一也是一直支持李鸿章的。

就上面两点来说,李鸿章就不能简简单单地说是以一人之力对抗日本了。当初甲午战败的原因很复杂,但其根本原因便是慈禧要过大寿了,需要海内升平,所以一直让军队一让再让,李鸿章也一直听从慈禧的话语,如果当初他能强硬些,指不定战局会好很多,比如平壤之战,若不是叶志超(他也是李鸿章的嫡系)一直阻止左宝贵主动出击的要求,也不会导致平壤被围,直接堕入劣势,如此种种在当时不胜数之。

所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人独战日本人的说法是有些言过其实,为何此言如此流行,大多是不少人要与李先生翻案,同情他去日本吃了枪子,我如此说法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历史功过总是要说,他在甲午战争之中确实做得很不好,我同情他但不代表需要原谅他。

而当初西方人为啥会这么说,个人认为,在当时西方人一直希望清政府早日签订与日和议,而签订之人便是李鸿章,西方人如此之说很可能是为了降低李鸿章的挫败感和自责感,让他早日签订和约,以期能保证在中国的利益。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