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彩票APP大全

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 人不知而不愠出自论语哪一篇

网友提问:

《论语》“人不知而不愠”的“知”的宾语具体指什么?

优质回答:

《论语》开篇是这样一段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想,凡是知道孔子的人大概都知道这段话。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子的:学完后时常复习,这不是件很愉悦的事吗?有同学从很远的地方来,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如果人家不了解你,你内习不感到恼怒,你不就成了君子了吗?

孔子这三句话讲了三个事。第一是告诉学习的方法(时习之)及学习的态度(不亦说乎?),第二是告诉同学们要友好相处,要待人热情,要搞好团结。第三个要求比较高,讲的是修养之道,老夫子教导人们说,如果有人不了解你,内心千万不要生气。只有不生气,才有可能成为君子。如果生了气,当然就成不了君子。人不知而不愠,成为君子的必修课。

由于《论语》很少有关于背景的记载,我们无从知道孔老夫子是在什么场合,对什么人讲的这段话。也许这三句话是一起讲出来的,也许三句话是在不同的场合讲的,他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把它们编在一起。

我们知道孔子一生中有3000学生,孔子大约从30岁开始办学,到他73岁去世,一共执教40余年。由此计算,每年大约有70多人到他的名下学习。学生们来了,总是要给学生们讲个话吧。我想,上面这些话就是孔子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因为大家来到孔子这里是来求学的,所以孔子必须先讲学习,所以把学而时习之放在第一,作为第一个问题来谈;而他的弟子们来自不同的诸候国,语言、风俗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当然要告诉他的学生们要友好相处,所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注意这个“朋”字,过去,同门学习者为朋,即同窗、同学之义。现在大多数人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意思是“有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是错的。因为他混淆了“朋”与“友”的区别。朋者,同门从师也;“友”者,志趣相投者也,其实这是为不一样的。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度,可能相互之间不了解。人往往有这样的毛病,总觉得自己拿手的东西别人都明白,都清楚,但一接触,发现对方一点也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不高兴。孔子可能洞察了这种情况,所以,告诉他的弟子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然,上面提到的场景是我们设想出来的。孔子的这三句话可能不是在这个场景下讲的,有可能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对不同的人讲了这三句不同的话。如果是这样,就不能作上面的理解。比如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的“人不知”,上面我们解释的是“人们不了了解你”,其实这“人不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是“人不知之”,即“人们不知道”。孔子也许是这个意思,如果人们不知道(某事或者某种道理),你内心不生气,这样你有可能成为君子。

如果从做老师的角度看,这句话是再正确不过了。

我1996年初从教,屈指算来,已经11年多了。11年来,教过的学生恐怕的几千人。在课堂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人不知而我愠”。课堂上有时我要提问,我提问的一般都是那些很基础很基本的东西,可这些很基础、很基本的东西,东西们往往答不上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往往会“愠”甚至会怒。当然,这就不符合君子的要求了。我这一愠一怒不要紧,整个的课堂气氛就凝固了,同学们对我的评价也就大打折扣。

从做教师的角度理解,这人不知而不愠的确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还是做个总结吧。“人不知”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人不知汝”,二是“人不知之”。不论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生气,还是别人不知道你不生气,这都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孔子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不生气,只有在不自以为是的情况下。所以要成为君子,先破除“自我”,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而这又是何等之难啊!

其他网友回答

这句话的含义是,他不懂,我们不必为其而怒,而这个“知”字就是指那个对你的文章的内容不懂而乱说的人,所谓宾言指的就是他评论你的文章之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