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彩票APP大全

陆逊之死的真实历史(陆逊被谁杀死的)

陆逊怎么死的?

1、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2、人物简介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以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3、地位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丞相娄侯陆逊”。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周瑜、吕蒙、邓艾、陆抗而已。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陆逊。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陆逊亦位列其中。

三国志陆逊下场?

公元245年,东吴地一代名臣陆逊,死了,准确的说,他是被气死的,《三国志·陆逊传》载: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

实诚的说,六十三岁的年纪,在那个年代也不算短寿,可是堂堂东吴丞相被气死,这好像完全不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

但如果我们翻看整个过程,就会发现,陆逊的死,几乎就是一出必然的悲剧!

三国中吴国陆逊是怎么死的?

  1、陆逊是忧愤而死。  2、人物简介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以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葬于苏州,至今苏州有地名陆墓。  3、人物成就  陆逊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他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后期吴国大都督陆逊是怎么死的?

三国里的陆逊是孙权逼死的。原因是孙权晚年疑心比较重,恐嗣主驾驭不了陆逊,有目的地剪除陆逊亲党,多方为难责罚,让其郁闷早死。

东吴孙权称帝后期,孙权与东吴重臣陆逊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最后基于陆逊是“世江东大族”,以及为身后之计,恐嗣主驾驭不了陆逊等因素考虑,有计划地剪除陆逊亲党,如相继流放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诛死“数与逊交书”的吾粲,最后再“累遣中使责让逊”,以至于“逊愤恚致卒”,逼死了陆逊。(见《陆逊传》)3、东吴朝廷举国分为两大派:一派拥护太子,一派拥护鲁王,陆逊是拥护太子的,陆逊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孙权写信保太子,而且要求和孙权见面谈一次,孙权不听,不谈,还不断地派人到陆逊那里去责备陆逊,与此同时,陆逊的几个外甥因为拥护太子被撤职流放,就是陆逊周围的人流放的流放,被杀的被杀,陆逊不断接到孙权的责备,于是陆逊非常忧郁,非常的气愤,最后活活气死。(《易中天品三国》46冷暖人生)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孙权与江东士族的矛盾是有着深层的社会背景的。孙权不能够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了江东士族,“功高盖主这是肯定的,影响太大也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太子也好,其他的人也好都和陆逊的关系非常好,甚至还有学者比方说马植杰先生猜测,说孙权怕接班人驾驭不了陆逊,太厉害了,他儿子将来继承了帝位管不了这重臣。这就是孙权逼死陆逊的主要原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