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彩票APP大全

历史上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高估的历史人物?

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高估的历史人物?

优质回答:

乾隆: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没有之一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被时人和后世成为“乾隆皇帝”。他的身上有两个人人皆知的标签:命最好的皇帝和被演绎最多的皇帝。其实客观地说,他还是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而且,没有之一。

乾隆皇帝全身像

命最好的皇帝

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而且不是嫡子,按理说轮不到他做皇帝,然而清初顺治、康熙、雍正都不是嫡子继位,预示着弘历也有继位的可能。尤其是雍正的第一个皇后孝敬宪皇后只生过一个嫡子,而且这个名叫弘晖的嫡子在8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这给了雍正其他儿子一个天赐良机。

康熙五十年,弘历出生,在他之前,雍正已有四个儿子,但长大成人的只有弘时一人。弘时大弘历七岁,母亲是齐妃,身份地位都高于弘历的生母钮枯禄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弘时继位的可能性都要远远大于弘历。

弘历上位得益于受到祖父康熙的赏识,并在康熙六十年被接入宫中恩养,同时也因为康熙对他的喜爱,成了传位于雍正的一个坚定理由。正是因为雍正继位都沾了弘历的光,所以他在雍正元年就被秘密立为储君。弘时彻底没了戏,不但如此,雍正为了扫清弘历继位的障碍,还在雍正五年就将24岁的弘时赐死。

康熙与小弘历(电视剧照)

得到祖、父亲两代帝王的恩宠,弘历可谓是命好的不行。这还不算完,下面四点更说明了他命好得不行。

其一,他活到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而且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什么大灾大病;

其二,他12岁被秘密立储,25岁继位,期间顺风顺水,毫无波折;

其三,在他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时间给他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国库充盈,物阜民丰;

其四,他掌权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顶峰,而且是皇权最鼎盛时期,皇帝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真正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做皇帝做到这种程度,历史上绝无仅有,因此说他是命最好的皇帝。

被演绎最多的皇帝

乾隆身体健康,性格好动,既有钱也有时间,因此喜欢四处走动。他六次南巡,四次东巡,三次巡幸五台,二次诣盛京,一次巡幸中州,另有拜谒东陵,围猎木兰,这些活动数不胜数,并且在此期间确实发生过许许多多真实的事件,比如他第二个皇后那拉氏就是在第四次南巡途中,因为“断发之谜”被乾隆冷落,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

类似的这些事件经过官员们的推理、文人的演绎、百姓们出于窥私皇家秘事的目的,逐渐发酵出了许多故事,历经几百年,这些故事便流传了下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乾隆自然也成为知名度最高的皇帝。

1991年,香港与内地合拍的《戏说乾隆》更是将乾隆塑造成为一个有血有肉、风流倜傥、丰功伟绩的皇帝。自此,乾隆便频频出现在影视剧中,《雍正王朝》、《乾隆王朝》、《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等电视剧层出不穷,为中国各阶层的民众普及了一下乾隆的生平事迹。尽管其中多数都是假的、不存在的,如同现在人们追捧明星一样,乾隆也逐渐被人们提起并赞誉有加,甚至有人称其为“千古一帝”或“乾隆大帝”。

然而,历史的真相真的如此吗?乾隆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的人物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最被高估的皇帝

乾隆的身高不高,长相一般,与人们印象中的高大英俊、风流潇洒相去甚远,如果不是皇帝,只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罢了。乾隆的才情也很一般,传说他写过四万多首诗,超过唐朝所有诗人作诗之和,然而他流传下来的不过一首仿佛歌谣般的《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从中可以看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乾隆,文学根基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尽管乾隆在文化传播,比如下令编纂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四库全书》等方面有重要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编书过程中,也毁了一大批古籍记载和明史档案,焚书总数将近15万册,可谓是人类文化史上的浩劫。

我们还可以从武功和国库两方面印证乾隆的所谓“盛世”。

乾隆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并作《御制十全记》,令写满、汉、蒙、藏四种文体,建碑勒文。这“十全武功”指的是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这其中三次新疆用兵,两次抗击廓尔喀,对新疆、西藏的巩固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千秋之下我们也要承认他的功绩,然而其他用兵,有的小题大做,比如两次金川之役,有的非正义之举,如镇压林爽文起义,还有的是以败求胜,如缅甸及安南之役。

所以,他的“武功”方面比照乃祖康熙可谓天壤之别,有好大喜功之嫌。

至于他的“治国”,从国库由充盈变空虚可以看出水平来。他刚继位时,用“国富民强”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大清帝国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到乾隆末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3.5亩,低于警戒线4亩水平,而且这些耕地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占人口5%左右的大地主阶级的手中,普通百姓则耕无余粮,以至于1793年(乾隆五十七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期间,发现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老百姓都蓬头垢面,衣杉褴褛,英国人当垃圾扔掉的食物也被这些人抢着吃。

“康乾盛世”在乾隆末年一点点地撕下伪装,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以至于仅仅半个世纪后,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老大帝国的大门,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从乾隆中晚期就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而清朝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社会制度发展的必然经过之外,乾隆作为国家元首,责无旁贷。他六下江南,沿途挥金如土,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对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他宠信和珅,造成吏治腐败,贪污横行,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社会资源的过度集中和统治阶级的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使中国当时的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如果说“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那么它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衰退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奋五世之余烈”的乾隆皇帝只是抓住了历史阶段的尾巴,而并没有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因此“千古一帝”、“乾隆大帝”的称呼实在是高估了他。

其他网友回答

那当然是窃取24人抗战功劳的张灵甫

网传张灵甫所谓的抗战事迹其实大多从不存在!

随着对岸自己公开当年抗战时期的档案原始资料,很多历史真相也慢慢浮出。

1、淞沪会战之罗店防御战:是王耀武、邱维达、程智的功劳,张本人没上战场,修工事

张灵甫能出狱(先前杀害老婆)还得感谢日寇,没有日本侵略他法出狱“戴罪立功”。

张粉宣称淞沪会战罗店防御战时张灵甫跳出战壕,率兵冲锋,极其勇猛,前额中弹。然而从解密材料我们看到:(图1)1937年10月26日王耀武给钱大钧的信中指出:今新成立305团,现该团已参加前线构筑工事及在枪炮声下练习胆量。也就是说,305团还“无枪派往前线构筑工事”,那“勇猛无敌”的张团长怎么可能带兵参加一线作战呢?时任51师306团团长邱维达在其《第五十一师罗店防御战》中也有相关记述:“王耀武接到上级作战命令后……决定以邱维达、程智两个团的兵力,展开为第一线,支援罗店方面作战。部队前进时分两步走,用急行军搜索前进,到达嘉定县稍事整顿,联系友军,第二步加入“作战”。分明是“邱维达、程智两个团”支援11师在罗店方面作战,哪里有什么张灵甫团的事儿?网传什么张团长淞沪会战大显神威分明是偷了邱团长的战功啊!程智后来在南京保卫战殉国,张灵甫于是神不知鬼不觉地窃取了他的功劳。

2、南京保卫战之淳化镇战斗-是纪鸿儒功劳,张本人逃跑

我们知道,蒋无能,致南京失陷。但是,如果首都军民及时撤退或许还能避免惨案。从解密档案得出(图2),是蒋命令嫡系手下扣留了所有逃跑船只,让很多南京军民无法突围,所以蒋是制造南京惨案的第二凶手。当然了,张粉也会不要脸说它们帅哥勇猛无敌,被日寇击中手臂,其实它呀早就逃了。南京保卫战时淳化镇战斗的主力却是301团纪鸿儒部,张团长的305团则远在战场后方十里之外(甚至位于51师师部身后)的高桥门隔岸观火,拒不抗战。而所谓受伤,时任51师151旅旅长的周志道称张灵甫手臂没有受伤。

3、万家岭战役之血战张古山-是唐生海、胡雄、于清祥的功劳,张本人从未身先士卒

又有不少材料鼓吹张在此次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带队奇袭,身中7颗子弹,负伤挂彩。然而1938年10月9日王耀武给俞济时转蒋的战斗电报中(图3),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张灵甫的名字:三0五团团长唐生海、营长胡雄负伤,黄昏后,三0五团残余部队乘敌攻击顿挫之际,勇猛出击随将敌击退,并再克复张古山最高点,旋以该团代团长于清祥阵亡,其余伤亡亦重,不得已仍撤回原阵地等机进攻。”

所以说无论是指挥还是负伤。张古山之战其实就是305团团长唐生海指挥的,唐、胡在战役中受重伤,代理团长于清祥壮烈牺牲。所以翻案战报,也没有张本人战斗和受伤的记载。当然,如果有人偏要说张古山跟张灵甫什么关系,那也只有同一个姓,张。那我也送他三个字,不要脸。

网上流传所谓”受德安大捷鼓舞,田汉作词、任光作曲“的74军军歌,同样在《田汉年谱》中未见记载,所谓的”曲作者“任光当时在新加坡和巴黎等地流亡,回国后还在皖南被蒋军杀害。

4、南昌会战-是罗卓英的功劳,张所在的军队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在南昌

 南昌会战中国方面由罗卓英指挥,此次会战中国军队打地非常出色,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顽强抗击敌军,哪怕南昌被日寇占了,中国军队也发动反击重新攻入到当时的南昌机场(现八一公园)。而传说在此次战役遭到断腿的张旅长,连他所在的74军也从未在南昌。

5、上高会战-是李天霞、余程万的功劳,此战所有中华军队都获胜,只有张本人的军队被日本突破防线

上高会战,张的粉丝们多年来夸大、发明了不少张在此次会战中的精彩表现,还宣称他又被日寇断腿。然而考之史实,此战74军主要战功是51师李天霞部,而张灵甫所在的58师,是74军三个师中表现最差的一个。根据解密材料(图4):3月26日,罗卓英向蒋发报战况:21日,李天霞51师歼敌一个中队,而张灵甫所在58师阵地右翼被突破:南路敌仍不断向我五一师攻击,该师亦以反击态势,辰刻于红石岭歼敌一中队。中路……我五八师阵地右翼被突破。战后,蒋分别将陆海空武功状第一、第二号颁发给了74军下辖的51师李天霞部、57师余程万部(57师经过张恨水妙笔生花,58师自然一无所获!!

6、第二次长沙会战-张竟然迷失方向,被日寇击退,罪责竟然由廖龄奇承担

第二次长沙会战,58师表现堪称灾难,因在战前廖龄奇因婚假不在部队,其师长由张灵甫代理,在战争中张带队竟然迷失方向,连累74军,在金井地区遭日军第三和第六师团钳击后张竟然无法集结军队,纷纷逃窜,打乱全区部署,七十四军军部也被袭,王耀武的卫士排长牺牲,王军长仅以身免。在这种不利情况下,李天霞率五十一师奋勇作战,取得了一定战果。薛岳在给蒋的对74军评价如下:(图5)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服从命令,遵限率队应援,适时参加战斗,忠诚勇敢,指挥适切。第五一师(李天霞任师长)于永安市附近力战歼敌并协同第五七、第五八两师由东南向西北猛烈侧击南犯之敌。第五八师(张灵甫才是临时师长,薛岳不知)师长廖龄奇于永安市战斗不能掌握部队,予进犯之敌以打击,且脱离部队逃至祁阳,至陷该师于散乱之境,拟请革职。

不过在这灾难中,表现一塌糊涂的张灵甫竟然晋升准师长,而比他有功劳的李天霞竟然比不上他。更可怜的新郎官廖龄奇也被蒋下令枪决,真是做了替罪羊。

时任第九战区的赵子立是这样记述58师的战绩的:“第七十四军虽然在行进中有作战的准备,但兵力悬殊,态势不利,立足未稳就被日军打个落花流水,尤其是第58师垮得最厉害。”“尤其是第五十八师垮得最厉害”!这就是名将风采?

7、湘西会战-张没参战,在重庆花天酒地

可惜当真打满全场的李天霞和74军58师师长蔡仁杰在雪峰山浴血奋战的时候,张灵甫正在重庆逍遥。

1945年3月18日,张灵甫在重庆的甲二班读书。虽然按张的级别是不够入学的,但蒋特批走了后门(图6),而甲二班直到6月才毕业,时间上完美避开了雪峰山战役。在此期间,张买豪宅,旷课,花天酒地,并未在前线,而且,为了与新妻子见面,竟然不顾前线流血牺牲,竟然多次动用飞机去重庆潇洒玩乐!

其他网友回答

张灵甫就是一个被高估了的将军。

张灵甫后来能够成为果粉偶像,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其他的国军名将真正比较能打的,比如王耀武,杜聿明,都成了解放军的俘虏,还有陈明仁傅作义这种,都起义了,再比如张发奎白崇禧这种,因为是中央军的死对头,甚至连孙立人都因为是美国人吹起来的,长期被拘禁,这就没法吹了,都不好吹捧了,就剩下了张灵甫。

毕竟,张灵甫再有一万个不好,总算是死在疆场了。那么战死疆场或者兵败后自杀的还有黄百韬邱清泉这种人,为什么不吹捧呢?因为他们是在撤退的时候呗包围歼灭的,只有张灵甫是在进攻中被解放军分割包围歼灭的。再加上有北大学历,又有美颜照加持,就成了果粉眼中的国军偶像。

但实际上,张灵甫的名声远大于他的实际能力,甚至汤恩伯在战场上的嗅觉都比张灵甫要灵敏得多,李天霞在对战场形势的判断上其实也要比张灵甫高出一筹。张灵甫本质上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指挥能力和水平上限就是一个团,超过一个团他就费劲了。让他指挥一个整编师,就太为难他了。

抗战时期张灵甫得职位还是团长,总的来说表现一般,中规中矩。因为他抗战时期都是再王耀武指挥下打仗,不需要独立对战场形势做出判断,只需要敢打敢冲就够了。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他指挥一个整编师,实际上是一个军,这就需要她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战场态势能够做出一定的战场分析。但他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也许有人觉得,他在解放战争初期战绩还算是不错,多次个华野打硬仗,也都顶住了。但是要考虑到七十四师作为所谓的御林军,装备水平为国军之冠,他的战绩是否值得吹捧,就很成问题了。比如说,如果换一个人当师长,也许会有更好的战绩,而且不一定会把七十四师葬送在孟良崮。

至于说他被消灭是因为李天霞驰援不力,其实也不见得。虽然后来确实让李天霞为整编七十四师被消灭背了锅,但他在救援的时候并不是完全出工不出力。要让别人增援,起码自己要能够守得住,能够等得到友军打过来。黄百韬在豫东战役中能逃出生天,主要就是他自己首先能守得住,给邱清泉留出了足够的救援时间。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就是乾隆爷。

我们看看乾隆爷的十大武功。

两次攻打廓尔喀

其实是打了个平手,只是将廓尔喀驱逐出西藏而已。

平缅甸,平安南

也都是打了个平手,不分胜负。其中平安南,还是被越南人袭击,站不住脚逃回国的。

平缅甸,也是杀到伊洛瓦底江,连主帅都病死了,这才撤退。

两平大小金川

对手仅仅是川北金川县的2个土司而已,全县人口只有几万,清军却打了5年,耗费了7000万两白银。

平台湾

林爽文只有二三万乌合之众,也没有得到台湾民众大量支持,被打败很正常。

打大小和卓

这才算是一项不小的战功。然而大大小和卓主要难题是在新疆作战,地理过于偏远。

而大小和卓本身没有什么实力,两人总兵力还不到2万人。

而清军出动兵力也大约是2万人。

打准噶尔

噶尔丹是乾隆最大的敌人,然而以准噶尔区区几十万人口,对抗人口已经高达3亿的满清,胜算几乎是0。

噶尔丹在内部分裂内讧严重的情况下,使用二三万骑兵和满清部下10多万大军激战,失败也是必然的。

总体来说,蒙古人的时代在当时已经过去了。

随着火器大量盛行,就连蒙古骑兵也逐步变为骑马机动,下马开枪开炮射击作战了。

这十场战争,前后达26年之久,耗费白银以亿为单位计算。

对于乾隆时期,英国特使乔治·马戛尔尼在回国后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中国工业虽有数种,远出吾欧人之上,然以全体而论,化学上及医学上之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位。”

其他网友回答

千古忠义――关二爷,是被历史高估的第一人。

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开始,关羽就被打造成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兼具忠心耿耿的圣人模样。从各地供奉的关帝庙到黑帮社团尊称的“关二爷”,这个时代已经把关羽当成神去看待。 

然而,事实如此嘛?

 根据更贴近事实的《三国志》记载,关羽的形象更像是一个有明显性格缺陷的武将,虽说武艺高强,但其为人非常一般:

关羽是一个缺少头脑的武夫。不可否认,关羽武功水平应该是有的,但远远没有达到“过五关斩六将”的能力,大部分的战绩都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陈寿张冠李戴强加给关羽的,这是其一,其二他是一个缺少政治头脑和谋略能力的人,比如说联吴抗曹时,他断然拒绝去孙吴的联姻,导致最后自己兵败被杀。

关羽是一个喜欢仗势欺人、窝里斗的人。关羽有一个明显的性格缺陷就是“刚愎自负”,他喜欢与自己人一较高下,非得把自己的名头压在别人之上。与其同为“五虎将”的马超和黄忠就曾遭受过关羽的白眼。

关羽其实是一个好色之徒。根据《蜀记》记载,关羽在曹操麾下攻打吕布时,因为吕布有一部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非常漂亮,所以关羽就多次以自己妻子未生子为由要求将秦宜禄的妻子纳入自己的名下,只是因为曹操捷足先登才作罢。

一是《三国演义》这部三分实、七分虚的小说广为流传,二是关羽的形象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所以一代又一代帝王开始美化和神圣关羽,所以关羽的尊号一封再封,从关公、关二爷到关帝,直至清朝取代岳飞成为与孔子并列的“武圣”,他终于走上神坛,名垂千古。

 但真实的关羽只是一个凡人,而且有明显的性格缺陷。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自我!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高估的历史人物.jpg”/>

与历史上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历史人物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